《张弋医生》图文并茂的泌尿专栏

一位美女来就诊,进诊室后始终眉头不舒,主要是尿频影响生活和工作,没有什么尿痛、尿急,也没有血尿。按理说这个症状挺常见,追问医院怀疑她得了间质性膀胱炎(简称IC),上网一查吓得不轻(IC的具体细节以后另文叙述)。

小女子尚未婚配、洁身自好,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总去上厕所?左思右想后去看医生,问了不少问题,最后医生告诉她可能是IC。

尿频本是尿路常见症状,类似病例很常见。询问病史后我基本否定了同行的诊断,她的情况与IC大相径庭,于是针对性地简单筛查并安排她暂回去做几天排尿日记。然而她迟迟不肯抬步,一再强调可否确定不是IC吗?根据经验,美女的反应符合“第一感效应”(这是我起的,别处查不到??),可以简单理解为小婴儿的第一口奶吧。

记不清在哪个课程中听过,人的大脑是身体中最大耗能户,占到全身总能量的20%。为了节能,进化使大脑倾向于简化思索强度,把事物以容易记忆或理解的方式进行存储,也就是压缩,节省下来的“电”就可用到别的地方。给疾病取名字就是一种省电方式,比如前列腺肥大,医生自然就想到一系列与排尿相关的症候群和诊疗法。

临床上我们把病症的认知分为症状(表象)和诊断(本质)。一个学生步入医学院、医院当医生、然后不断历练成为专家,一路的摸爬滚打就是要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。多年的医学积淀已经让每个诊断后面附着相对固定的套路,因此“认清”疾病本质后、或者说有了“正确”诊断,就可以按照既定方式采取手段。但请注意,我在前面几个字上打了“引号”,医生下诊断时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。

据统计人类疾病总数量超过10万+的,尽管科技飞速发展,已经搞清楚的或能有效控制的疾病数相当有限,比如天花和结核,可最普通的感冒我们却束手无策。医生是专业人士,接受训练是为了“拯救劳苦大众远离病痛”,对于大部分的毛病还搞不清或下不了手。插一句,这里特指西医;和祖国医学自恰论不一致。

病人经常问道:张医生,我这点小毛病为啥您就说不清楚?

这场景确实尴尬,于是我发展了自己的辩答:我不是弄不清楚,因为你不让我弄清楚。

病人:不可能,有什么方法搞清楚?

我:如果你能被变成切片,一定可以搞清楚是哪里的毛病。

这种回答有些狡猾,可能有两种后果:第一,病人一脸懵圈,随即会心一笑,属于成功型;第二,疑问变成愤怒,以为被耍,那就是找揍型。因此这套嗑也不能随便乱唠。多数情况下我是主动暴露弱点的,不太明白的干脆承认。

美女的“间质性膀胱炎(IC)”咱可以铁口直断:不是!但为什么有症状、什么导致尿频,还是说不清楚。也许是她体内某信号通路错搭,或是外部哪根天线产生了什么干扰,都说不定。前面那个同行估计和我一样难于看清本质,但采取了和我不一样的策略,直接进入大脑省电模式:放上一个诊断–IC,不仅可以喝止病人,也给自己升起一盏指路的“明灯”。因此很可能强化这个观点。

同行的心态和做法我能理解,医疗行为毕竟需要后天训练逐渐完善,不断积累经验。给出一个诊断能暂时缓解情势,能否带来期望的结果就要印证和反馈了。病状之下的人常常有抓住稻草的心态,于是第一个收到的信息影响最深远,去除它则需要另一个更强的信息。

再说美女,尿液和超声都没问题,本分地记录排尿日记,显示全天排尿超过12-13次,确定为尿频。另外每次尿量仅ml左右,明显偏低(膀胱正常容量-ml,尿量ml/次算正常)。根据这些资料可除外解剖畸形、感染或结石等,也没有IC典型的尿痛,于是制定膀胱训练计划:结合盆底操、注意力转移等,要用量杯测量每次尿量,目标首先达到ml/次;然后逐渐增加到-ml/次,3-6个月内完成。离开前她再次询问:张医生,我肯定不是间质性膀胱炎吧?!只记得我是笑着挥挥手,不用再铁口直断了。

今天这个小故事是关于“第一感反应”的,病人对于第一信息接受性往往很深。医生传递合理信息的能力是多年训练的产物,适当承认现实并非由于不努力,科技发展总在路上。有句话我很喜欢:好的判断来源于经验,而经验有往往来源于很多坏的判断。

(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)DrZY



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skkmq.com/zzyjg/151159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